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使用教材:《电路实验讲义》
2015-2016 第 1 学期 教师:于海霞 等 NO__1__
授课班级
|
电动学院2015级
|
第 1 次
实验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地点:
|
授课章节
|
实验一 实验仪器的功能及使用(一)
|
实验目的
|
1. 掌握实验仪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实验中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
实验
任务
|
实验任务一 电压的测量(一)
1.<![endif]>直流电压的测量及极性判断(12分钟)
2.输出电压可调端的确认(18分钟)
实验任务二 电阻的测量及面包板的使用
1.<![endif]>万用表表笔的检测(24分钟)
2.<![endif]>电阻的测量(36分钟)
3.<![endif]>面包板的测试(48分钟)
4.<![endif]>简单电路的连接 (60分钟)
5.<![endif]>测电阻时应注意的问题
(1)<![endif]>电路中电源对测量电阻的影响(选作)
(2)<![endif]>测量高阻值电阻的方法(66分钟)
实验任务三 电压的测量(二)
1. 交流电压的测量(选作)
2. 交流电压表适用频率的观测(86分钟)
3. 交直流电压档测量功能观察(98分钟)
4.<![endif]>交流和直流分量的测量(选作)
实验任务四 电流的测量(106分钟)
实验任务五*. 限流功能的了解(选作)
|
抽查及
介绍内容
|
1.<![endif]>面包办的作用及导通关系;
2.<![endif]>接线端子的作用;
3.<![endif]>万用表黑表笔应插在那个孔?其余三个孔功能是什么?
4.<![endif]>测量电压与电流操作的差别是什么?
5.<![endif]>稳压电源旋钮的功能各是什么?过流保护的状态怎样显示?过流后电压是否能稳定?
6.<![endif]>信号发生器的哪些参数可以调整,怎么调整?
7.<![endif]>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应接在什么地方?
8.<![endif]>实验操作手法介绍(1.如何尽量解放双手;2面包板连接线的用途;万用表鱼夹线的优点)。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使用教材:《电路实验讲义》
2015-2016 第 1 学期 教师:于海霞 等 NO__2__
授课班级
|
电动学院2015级
|
第 2 次
实验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地点:
|
授课章节
|
实验二 电路连线训练及KVL、KCL和叠加定理的验证
|
实验目的
|
1. 加深理解电路基本理论。
2. 熟练掌握电路实验操作技能。
|
实验
任务
|
实验任务一 电路连线训练(30分钟)
实验任务二 定律验证(55分钟)
实验任务三 定律验证(80分钟)
实验任务四 叠加定理验证(一)(105分钟)
实验任务五* 叠加定理验证(二)(选作)
|
抽查及
介绍内容
|
1.<![endif]>叠加定理实验时,电压源置零应如何操作?
2.<![endif]>叠加定理是如何描述的?
3.<![endif]>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改变后,相关的电路方程应如何修改?
4.<![endif]>为保证电路连接正确,操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
教学方法及手段
|
激励式指导法(每人限定10次不扣分指导)。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使用教材:《电路实验讲义》
2015-2016 第 1 学期 教师:于海霞 等 NO_3__
授课班级
|
电动学院2015级
|
第 3 次
实验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地点:
|
授课章节
|
实验三 戴维南等效电路的测量及应用
|
实验目的
|
1. 加深对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理解
2. 学会运用戴维南电路模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
实验
任务
|
实验任务一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直接测试法(40分钟)
实验任务二 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加载测量法(70分钟)
实验任务三 戴维南电路等效性的验证(100分钟)
实验任务四 电压表内阻引起测量误差的消除(选作)
|
抽查及
介绍内容
|
1.<![endif]>戴维南等效电路的模型如何?怎样求得开路电压?
2.<![endif]>戴维南等效电阻有几种求法?怎样操作和计算?
3.<![endif]>利用原有电路电阻,可否搭建出戴维南等效电路?
4.<![endif]>实际电压表的电路模型如何?
5.<![endif]>消除电压表测量误差的方法如何?表达式如何?串联电阻如何选择?
|
教学方法及手段
|
激励式指导法(每人限定10次不扣分指导)。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使用教材:《电路实验讲义》
2015-2016 第 1 学期 教师:于海霞 等 NO_4_
授课班级
|
电动学院2015级
|
第 4 次
实验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地点:
|
授课章节
|
实验四、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
实验目的
|
掌握主要实验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实验
任务
|
1.扫描线的建立(30分钟)
2.使被测信号波形稳定的操作(55分钟)
3.信号周期的测量(70分钟)
4.信号幅度的测量(85分钟)
5.直流电压的测量(100分钟)
6.交直流叠加电压的测量(选作)
7.示波器X-Y模式的测量(110分钟)
|
抽查及
介绍内容
|
1.<![endif]>示波器可以测试几路信号,从那输入。
2.<![endif]>同步是什么含义?控制同步的操作集中在什么部位?
3.<![endif]>(11)、(16)号开关的作用是什么?电路构成?作用分别是什么?
4.<![endif]>(17)号键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判断显示的扫描线是那个通路的?
5.<![endif]>(9)、(14)号旋钮的功能是什么?怎样确定直流和交流被测电压的大小?
6.<![endif]>(10)、(15)号旋钮平常应置于什么位置?
7.<![endif]>(22)号旋钮的功能是什么?怎样测量交流信号的周期?
8.<![endif]>图4-19的电源叠加应如何操作?
|
检查
实验数据
与分析
|
检查各项记录表
|
教学方法及手段
|
激励式指导法(每人限定10次不扣分指导)。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使用教材:《电路实验讲义》
2015-2016 第 1 学期 教师:于海霞 等 NO__5__
授课班级
|
电动学院2015级
|
第 5 次
实验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地点:
|
授课章节
|
实验五 伏安曲线的测量及电路等效
|
实验目的
|
1.学习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2. 体会线性器件和非线性器件 特性的差别。
3. 进一步体会示波器X-Y模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 体会电路相互等效的条件及含义。
|
实验
任务
|
任务一逐点法测电阻的伏安曲线(30分钟)
实验任务二扫描法测电阻的伏安曲线(65分钟)
实验任务三稳压二极管伏安曲线的测量(105分钟)
实验任务四关于两个电路之间可否等效的判断(选作)
|
抽查及
介绍内容
|
1.<![endif]>逐点测量伏安曲线的操作步骤如何?
2.<![endif]>测伏安曲线的电路中串接限流电阻有哪些作用?
3.<![endif]>怎样操作示波器,使其变为X-Y模式?
4.<![endif]>示波器在X-Y模式下,横轴显示的是那个通道的电压?普通模式下,横轴显示的是什么参数?
5.<![endif]>示波器两个信号线的黑夹子(地线),是否导通?在测量时能否将两个黑夹子,分别接在电路中的两个节点上?
6.<![endif]>用X-Y模式测伏安曲线时,为什么要加三角波电压?
7.<![endif]>对于图5-3(b)电路,测量的伏安曲线是什么样?怎样进行修正?
|
教学方法及手段
|
激励式指导法(每人限定10次不扣分指导)。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使用教材:《电路实验讲义》
2015-2016 第 1 学期 教师:于海霞 等 NO_6_
授课班级
|
电动学院2015级
|
第 6 次
实验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地点:
|
授课章节
|
实验六 电容器及RC电路分析
|
实验目的
|
了解电容器的特性及在电路中的广泛用途。
|
实验
任务
|
实验任务一 观察电容器存贮电荷的现象及相关参数计算(20分钟)
实验任务二 观察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流相位关系(40分钟)
实验任务三 电路特性观测
1.对于图6-16电路,完成以下实验任务。
(1)高通滤波器功能实验(60分钟)
(2)超前移相功能实验(80分钟)
(3)微分功能的实验(95分钟)
(4)耦合功能的实验(选作)
2.对于图6-17电路,完成以下实验任务。
(1)低通滤波器功能实验(选作)
(2)滞后移相功能实验(选作)
(3)积分功能的实验(选作)
(4)时间常数 的测试(110分钟)
|
抽查及
介绍内容
|
1.<![endif]>怎样判断有极性电容的正负极?
2.<![endif]>怎样测量两个正弦信号的相位差?(介绍)
3.<![endif]>高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规律如何?测试的方法是什么?
4.<![endif]>如果方波激励信号的频率过高,其微分电路输出的波形将有什么变化?
5.<![endif]>观察时间常数 的波形应该是什么样?63.2%是指那两点之间的电压?方波信号的频率太高或太低会有什么影响?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使用教材:《电路实验讲义》
2015-2016 第 1 学期 教师:于海霞 等 NO_7__
授课班级
|
电动学院2015级
|
第 7 次
实验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地点:
|
授课章节
|
实验七 电感及相关特性
|
实验目的
|
了解电感器的测量方法、特性及相关电路。
|
实验
任务
|
实验任务一 电感量的测量(35分钟)
实验任务二 电感上电压与电流间相位关系的测量(65分钟)
实验任务三 电感饱和电流的测量(100分钟)
实验任务四 电感滤波作用观察(选作)
实验任务五 关于电感电流不能跃变现象的观察(选作)
|
抽查及
介绍内容
|
1.<![endif]>利用已知电阻和电压表,测量电感量的原理是什么?
2.<![endif]>利用已知电阻和示波器测相位差,测量电感量的原理是什么?
3.<![endif]>电感饱和后,电感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endif]>用正弦波测量电感饱和电流的原理是什么?
5.<![endif]>在方波信号激励下,图7-11中电感电压瞬时值能否大于电源电压?
|
教学方法及手段
|
激励式指导法(每人限定10次不扣分指导)。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实验》 使用教材:《电路实验讲义》
2015-2016 第 1 学期 教师:于海霞 等 NO__8__
授课班级
|
电动学院2015级
|
第 8 次
实验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地点:
|
授课章节
|
实验八 RLC谐振电路
|
实验目的
|
1.进一步了解RLC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2.掌握品质因数对Q对谐振特性的影响。
|
实验
任务
|
实验任务一测定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和相对通频带(60分钟)
实验任务二并联谐振电路分析(选作)
复习
|
抽查及
介绍内容
|
1.<![endif]>怎样用电压表测试RLC电路是否谐振?
2.<![endif]> 值的大小与回路电阻关系如何?
3.<![endif]>通用幅频特性的特点是由什么参数决定的?
4.<![endif]> 值增加后,相对通频带会增加还是减少?
|
教学方法及手段
|
激励式指导法(每人限定10次不扣分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