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电路精品课
 网站首页 | 课程概况 | 教师队伍 | 教学资源 | 教学效果 | 改革与研究 | 成果展示 | 科学研究 | 学习工具箱 
  课程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正文
 
电路(研究型)教案
2016-05-10 15:00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2

星期:2

课次:1

章节、内容、要求、计划学时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绪:课程性质、内容及考核方法,电路课的任务        10分钟

§1-1电路与电路基本模型10分钟

1.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了解),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理解)。  

  应用举例:手电筒电路、无线电发送装置

2.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理解),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了解)。

3.电路器件的基本模型分类(了解)

激励源与负载(理解),电源的分类及定义(理解),负载的分类(理解),伏安特性及曲线(理解),时变与时不变元件(了解),线性与非线性元件(理解)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0分钟

电路变量:电压、电位、电流、电功率(掌握)

重点:参考方向及有关表达式(正负号法、下标法、电位法)、关联与非关联方向及相关表达式(掌握);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区别(理解)。

§1-3电功率和能量 10分钟

  吸收与提供功率的判定(掌握)

§1-4电路元件§1-5电阻元件§1-6电压源和电流源 20分钟

电路符号、伏安特性、欧姆定律、特殊情况(掌握)

§1-7 受控源20分钟

分类(掌握)、非独立源实质(了解)、受控源的符号,受控源输出端的性质(掌握)。  

综合提高:非线性电阻

应用举例:电功率、电流和电压计算应用:电视显像管中的电子束

教学目的

1.建立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集总参数电路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3.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电路中用到的概念、术语;2.电路中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3.基本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4.关联参考方向;

5.电功率吸收和发出。

教学难点

1.电路中电位的计算;2.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3.理想电路元件与实际电路器件的联系和差别

4.二端元件吸收能量的公式及有源元件与无源元件的规定

教学方法及手段

通过PPT介绍,最简单的身边的实例电路,对电路分析理论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建立起电路分析理论的基本结构。这一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假设(集总假设)、两类约束(基尔霍夫定律KCL, KVL和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VCR)和三大基本方法(叠加、分解和变换域方法)。各自连同有关的定义、概念、定理、方法、公式等内容形成课程的整体。

重点强调建立电路模型的概念;重新介绍电路的参数(电流,电压,电功率)的概念,与高中时学习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使学生们建立起参考方向的概念;理解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作 业

基本题: 1-11-31-41-7

扩展与思考题:生活中电路转化成电路模型2个)1-21-11

教学实践积累

注意微分的写法,学生不懂:可以设问如du/dt可以约去吗?

重点讲明参考方向设立的原因。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2

星期:5

课次:2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复习:电路元件:符号、伏安特性(包括受控源内容)(掌握)10分钟

线性电路约束条件的概念和作用:什么叫约束条件;电路的约束条件----KCL和KVL;元件的约束条件----VCR(了解)

§1-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80分钟

1.介绍:结点、支路、回路、网孔(了解)

2.KVL与KCL定律:定律内容及其实质(掌握),定律扩展(理解)

3.应用KCL、KVL及元件VCR分析电路(多例),布置核心作业(掌握)

应用举例:综合提高:带受控源列写  

教学目的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正确和熟练应用KCLKVL 列写电路方程;

2.掌握二端口元件(受控电源、回转器、理想变压器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

教学重点

用基尔霍夫定律求未知电流和未知电压:结点处电流关系,回路电压关系。

教学难点

结点及回路定义。

教学方法及手段

通过单一元件欧姆定律使用,引出多个元件连接到一起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强调其为拓扑约束。通过一个实例电路,讲解概念,并应用KCLKVL及元件VCR对比分析电路。

概念介绍与解题相结合,重在解题方法训练。(理论和解题介绍课时比

课时比0.5:0.5

KVL定律:“在崎岖的环形道路上走一圈,上升的高度和下降的高度相等。”

作 业

基本题: 1-121-131-15

扩展与思考题: 1-81-141-15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强调做题时应先设参考方向;KCLKVL,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不感陌生,因此往往认为已经掌握。事实上要正确列写KCLKVL方程,特别是要能熟练、正确地确定方程中的各项符号,仍需有一定训练。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3

星期:2

课次:3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2电路的等效变换25分钟

等效的概念(掌握),意义(了解),等效的判定(掌握)

§2-3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45分钟

 定义(掌握),串联分压(理解)、并联分流及电路特征(理解)混联电路的等效(了解)  

应用举例:汽车散热风扇电路  

            直流电桥电路测电阻

综合提高:§2-4电阻Y形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20分钟

变换公式,何时变换(了解)

教学目的

1.掌握等效的概念,端口的概念

2.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

教学重点

1.等效的概念,端口的概念

2.简单电路的等效变换;

3.几种常用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并联、混联;等效电阻的求取。

教学难点

等效变换的条件和等效变换的目的

教学方法及手段

利用高中知识,将一个复杂电阻电路,串并联后得出一个简单电路从而引出等效概念,等效意义及等效条件。复习高中串并联知识,并用等效重新讲解、应用。

等效:“张三李四可以干同一样活,对于活是等效的,对张三和李四却不等效。”同事不同人。

作 业

基本题:2-32-42-92-10

扩展与思考题:2-112-152-16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4

星期:2

课次:4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复习总结引入:无源网络的概念、等效模型及等效方法    15分钟

§2-5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含独立源网络的等效35分钟

1.单电源电路的分析;  

  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掌握),模型,电源内阻(输出电阻),含源电路的等效变换(掌握),含源网络的概念(理解)、等效模型及等效方法(理解)

2.多电源电路的分析;                                

应用举例:直流电机和蓄电池

综合提高:含受控源(无独立源)电路的等效         15分钟

应用举例:简单介绍三极管等效,放大电路等效。

综合提高:§2-7输入电阻10分钟

输入电阻概念、意义、求解方法。

部分随堂测验一。

教学目的

1.牢固掌握简单电阻电路的计算,无源和含源(包括含受控源)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了解二端口电路的等效电路,具有端接二端口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1.等效与等效电路的概念

2.掌握实际独立源的等效变换方法。

教学难点

1.等效方法和KCLKVL方法的综合运用;

2.含有受控源电路等效。

教学方法及手段

通过不同类型例题(概念介绍与解题相结合,重在解题方法训练。理论和解题介绍课时比0.5:0.5),以及生活实例分析,板书授课、掌握含源和有受控源电路等效,通过讲解考研试题加强理解培养解题能力。

作 业

基本题:2-172-182-192-20

扩展与思考题:2-272-282-292-30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电 路》(A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5

星期:5

课次:5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四章 电路定理

复习引入:等效小结,习题。                     15分钟

§4-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50分钟

戴维宁定理的适用条件及电路模型,戴维宁电压和戴维宁电阻(输出电阻)的求法,含受控源电路的戴维宁电阻计算(掌握)。诺顿定理的适用条件及电路模型(理解),诺顿电流源和诺顿电阻(输出电阻)的求法(理解)。戴维南求解法与以前学过的电路等效变化关系(了解)

§4-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5分钟

   原理(了解),最大(输出)功率是在一定的电源条件下的产物(理解),最大输出功率的计算表达式及计算实例(掌握)

综合提高:公式推导;应用举例:音频放大器

综合提高:应用练习,带受控源戴维宁电路求解10分钟

教学目的

1.利用戴维宁定理会分析计算简单的含有受控源的电路;

2.了解最大功率传输原理;

3.掌握最大功率传递定律。

教学重点

1.戴维和诺顿等效电路定理及其应用

2.掌握最大功率传递定律。

教学难点

1.戴维和诺顿定理中如何正确求出开路电压与入端等效电阻

2.电路中受控源的正确处理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温故而知新,此次课与等效原理紧密结合,重点内容和公式复习;

2.延用等效概念,加强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理解;

3.强化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电源内阻三个重要参数;

4.强调几种方法对比讲解等效电阻求法,通过讲解考研试题加强理解培养解题能力。通过音频放大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出电路设计目标,以及何时获得最大功率,由于高数知识不一定能教授到所需要的最大值部分,直接给出公式,重点强调公式中各参数含义及如何应用。

戴维宁模型:“自然界的事情都是矛和盾的统一”

作 业

基本题:4-94-104-11

扩展与思考题:4-124-134-164-17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6

星期:2

课次:6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1叠加定理45分钟

线性电路概念,可加性和齐次性引出齐性原理(了解)

齐性原理及适用的条件(理解),多电源电路齐性原理适用的条件(理解),齐性原理应用示例(理解)

   应用举例:高中讲解方程内容

叠加定理(掌握)1.内容;2.分析;3.应用;4.注意问题。电源置零的含义,受控源的处理方法,对求解参数参考方向的要求(不变)(理解)。电源的分组叠加(了解)。例题:4-2、4-3

§4-2替代定理15分钟

替代定理及适用条件,替代定理的应用(了解)

综合提高:§4-6互易定理(了解)15分钟

第四章复习,解题训练,布置核心作业。               15分钟

教学目的

1.掌握叠加定理的适用条件、蕴含的内容

2.应用叠加定理,齐性定理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因考研需要,增加自选互易定理。

教学重点

1.叠加定理及其应用2.互易定理及其应用3.习题练习。

教学难点

互易定理。

教学方法及手段

运用生活实例忽略定理证明;用基本例题掌握原理,提高例题延伸内容,总结强化应用范围。理论和解题介绍课时比0.45:0.55)。

齐性原理:“多劳多得”

叠加原理:“多个龙头给水池注水与分别单个注水的关系”

作 业

基本题:,4-14-34-4

扩展与思考题:4-74-84-204-21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带受控源,等效电阻求解是难点,应多练。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6

星期:5

课次:7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三章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3-3支路电流法18分钟

知识回顾(支路、节点、网孔)(了解)

线性网络的概念、性质(理解)

§3-4网孔电流法72分钟

1.网孔电流

概念、特点:强调是一个假象的电流,网孔电流法公式,实质(掌握)。自电阻和互电阻(了解)

2.网孔电流法分析步骤。

网孔方程的建立(掌握),五种情况的网孔方程建立(掌握),网孔电流法适用范围。

综合提高:含受控源电路分析

教学目的

1.通过多种电路对比讲解,掌握分析方法和列写规律,能够利用基本分析方法分析求解各种直流线性电路;

2.理解网孔电流方法、概念;

3.掌握自阻、互阻概念,强调实质。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视察方法列写网孔方程,重点是网孔中有电流源解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用视察方法列写网孔方程,强调网孔电流是一个假想电流。

教学方法及手段

1.强调:网孔电流法列写依据;

2.启发式教学法,开课设问,为什么用网孔电流法?优势?与前几章方法有何区别和联系?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3.通过多种电路对比讲解,总结分析方法和列写规律,通过讲解考研试题加强理解培养解题能力。

作 业

基本题:3-83-93-10

扩展与思考题:3-123-13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不讲支路电流法,直接讲网孔法。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7

星期:2

课次:8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6结点电压法90分钟

公式(掌握)、实质(掌握),结点变量数及地电位的确定(理解)

1.一般方法(了解),KCL方程的建立;

2.结点中有电压源的解法(了解),结点间由无伴电压源构成支路的解决方案(掌握);含受控源电路的结点分析法(理解)。结点电流法适用范围。

网孔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复杂电路分析(掌握)

综合提高:网孔电流法中分支中有实际电流源处理

电压源中有实际电压源处理

教学目的

能够利用基本分析方法求解简单电路。

教学重点

1.利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多个支路电流、电压或元件功率;

2.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用视察方法列写点方程

教学方法及手段

1.对比讲解,强调其实质;

2.通过多种电路对比讲解,总结分析方法和列写规律,通过讲解考研试题加强理解培养解题能力。

作 业

基本题:3-153-163-153-16

扩展与思考题:3-183-19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等效中的去冗余掌握不好。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7

星期:5

课次:9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复习;

2.典型例题和作业题讲解;

3.作业中发现问题(掌握)

全体小测验二。

教学目的

能够利用基本分析方法求解简单电路。

教学重点

1.课程基本知识点复习:网孔电流法、结点电压法求解多个支路电流、电压或元件功率;

2.典型例题和作业题讲解。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用两种方法针对不同情况列写方程,特别含受控源电路分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问题现象,分出各种类型,结合相关理论,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小测试时间40分钟。)

作 业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8

星期:2

课次:10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六章  储能元件

§6-1电容元件35分钟

1.什么是动态元件(了解)

2.电容元件(了解)

电容的构造(了解)、功能(理解),伏安特性基本表达式(掌握),电压电流的积分和微分表达式(理解),储能表达式(理解)

应用举例:波形变换

         计数器(计算脉冲数目)  

§6-2电感元件 35分钟

电感的构造(了解)、功能(理解),伏安特性基本表达式(掌握),电压电流的积分和微分表达式(理解),储能表达式(理解)

§6-3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20分钟

串并联关系,例题。

应用举例:触摸控制开关(电梯控制和台灯控制)

综合提高:自学5-4(电路的对偶性)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定义、分类、基本性质及其电压电流关系

2.建立动态电路概念。

教学重点

1.LC元件的特性及储能元件的伏安特性应用;

2.电容、电感串并联等效

教学难点

1.动态元件的储能及其有源与无源的判别2.电容元件的电压计算。

教学方法及手段

1.在复习二端元件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电容电感元件;

2.启发设问学习,板书授课、强调知识点及原理,通过讲解考研试题加强理解培养解题能力。

储能公式:与动能公式比较。

容量和电压的关系:“水缸大小和水位高低的关系”

作 业

基本题:6-16-26-36-4

扩展与思考题:6-66-8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8

星期:5

课次:11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八章 相量法

§8-2正弦量                                        

正弦电路的构成(理解),响应的基本特点(理解),激励信号的区别与特点,正弦稳态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

正弦量介绍 :(掌握)

1.周期信号定义(了解),频率与周期(理解)

 2.周期信号及正弦信号的平均值(了解),幅值与有效值(掌握),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及意义(理解),最大值和有效值的书写(理解)

 3.正弦量的三要素(掌握)

 4.综合提高: 初相角的定义范围及超前与滞后(介绍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的求法)(了解)

 5.正弦量的有效值(从做功的角度衡量正弦信号的强弱)(掌握)

 6.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及相量关系(掌握)

 7.正弦稳态电路的响应。

教学目的

1.深刻理解正弦稳态响应的概念

2.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3.掌握正弦量的最大值、有效值的定义及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正弦变换。

教学方法及手段

1.可采用做单项选择题的例子来讲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实例强化,反复练习求解正弦量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3.对比讲解,以加深理解。

作 业

基本题:8-18-28-48-58-6

扩展与思考题:8-3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9

星期:2

课次:12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八章相量法

§8-1复数45分钟

1.复平面(了解), 复数的概念(理解)

2.复数的代数形式(掌握)

3.复数的极坐标形式(理解)

4.复数的指数形式(理解)(介绍欧拉公式);

5.复数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复数的计算(理解)

6.共轭复数(了解)

7.复数相等的性质(实部相等,虚部相等)(了解)

8.复数的运算及角度旋转因子(了解)

§8-3相量法的基础45分钟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变换)(掌握)

1.对正弦量进行积分、微分、加减运算后其频率不变(了解)

 2.正弦量和相量的对应关系,变量的时域表示和相量表示(掌握)

 3.正弦量的积分、微分、加减运算在相量形式下的求法(了解)

 4.例题训练:(例8-1,例8-2)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相量形式运用(掌握)

教学目的

1.了解复数四种形式及相互转换;

2.正确掌握相量和正弦量一一对应关系;

3.理解相量图与复数运算在正弦稳态分析中的特殊作用。

教学重点

正弦量与相量之间的相互变换

教学难点

正弦量与相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把相量法讲好,向学生说明它只是一个工具,没有其任何意义;

2.计算的顺序:正弦量相量值计算相量值正弦量;

3.重在解题方法训练。

作 业

基本题:8-78-88-9

扩展与思考题: 8-108-118-13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9

星期:5

课次:13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八章 相量法

§8-4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VCR相量形式、相位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KCL、KVL的相量形式(掌握)

习题课、部分随堂测验三

综合提高:用相量图法求解正弦稳态电路

教学目的

1.深刻理解相量法变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正弦稳态分析中的作用(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电路的相量模型等)

2.能熟练运用相量法计算正弦稳态电路(包括含耦合电感电路及其去耦方法)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教学重点

1.KCLKVL的相量形式

2.RLC元件电流-电压之间的数值关系与相位关系。

教学难点

1.正弦量与相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元件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手段

1.对比讲解各元件伏安关系及元件特点;

2.计算的顺序:正弦量相量值计算相量值正弦量;

3.重在解题方法训练。

作 业

基本题:8-38-5

扩展与思考题:8-138-14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0

星期:2

课次:14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复习引导: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相量形式运用

§9-1阻抗和导纳35分钟

阻抗的定义,公式。  

1.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阻抗;R、L、C的阻抗数学模型(理解),阻抗模和角的物理含义(理解),阻抗的串联与并联(理解)

综合提高:导纳  

 2.无源单口网络的阻抗(了解)

 3.电路的相量模型;电路的相量模型(掌握),单口网络的导纳(理解),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变换(理解)

应用举例:可调移相器

§9-2电路的相量图 10分钟

相量图及用向量图做相量加减法的方法(了解)

§9-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5分钟

1.电路的相量模型及其等效(掌握);

 2.电路元件相量模型下的串并联计算(了解)

 3.单口网络的两种相量模型的等效(了解)

4.分析简单电路的分析(理解)部分随堂测验三。

教学目的

1.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相量图;

2.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单口网络的可效阻抗,相量法分析计算;

2.复阻抗、复导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等效变换

教学难点

具体分析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及手段

板书授课、强调知识点及原理,通过讲解考研试题加强理解培养解题能力。强调理论讲解与解题相结合,解题方法训练为辅。(理论和解题介绍课时比0.55:0.45)

作 业

基本题:9-19-39-89-9

扩展与思考题:9-4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0

星期:5

课次:15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稍复杂电路的分析(掌握)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相关概念(理解),进行电路分析计算能力训练(掌握)

2.正弦交流电路的应用介绍(了解)

3.综合提高:考研题训练。

应用举例:RC振荡器

教学目的

1.理解复数运算在正弦稳态分析中的特殊作用

2.掌握用相量法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时域模型向相量模型正确转换;

2.相量法应用。

教学难点

时域模型向相量模型正确转换。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板书授课、强调知识点及原理,通过讲解考研试题加强理解培养解题能力;

2.通过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出错习题讲解,达到巩固知识点,强化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

作 业

基本题:9-59-12

扩展与思考题:9-17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1

星期:2

课次:16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九章 正弦稳态功率

§9-4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单口网络的功率:守恒各种功率的计算(掌握)

 1.瞬时功率(介绍表达式,指出物理含义和相关概念,实际不用)(了解)

 2.平均功率(实际使用,决定平均功率大小的因数)(掌握)

 3.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物理意义(决定无功功率大小的因数,及和建立电场或磁场的关系)(理解)

4.视在功率(理解)和功率因数(掌握)

功率因数的工程意义,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掌握)

5.功率(理解)

应用举例:水电站

综合提高:功率测量  

教学目的

1.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3.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4.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

教学重点

1.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意义;

2.正弦电路中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有功功率与电路损耗的关系及其计算,无功功率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及其计算,功率因数的意义,复功率守恒的应用。

教学方法及手段

1.通过复习瞬时功率,引出新知识平均功率,并与实例相结合,强调平均功率意义、计算方法;

2.对比讲解,给出几种功率,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3.总结归纳不同元件的各种功率的计算方法。

作 业

基本题:9-39-49-69-109-11

扩展与思考题:9-139-148-159-16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1

星期:5

课次:17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复习引导:单口网络的功率                         35分钟

§9-5复功率 20分钟

复功率,功率三角形,复功率守恒(掌握)  

§9-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5分钟

 1.负载的电阻和电抗都可变的情况(共轭复数匹配法);

 2.综合提高:阻抗角固定模可变的情况(简介);

 3.平均功率的叠加(介绍结论)(了解)

教学目的

1.掌握最大功率传递定律

2.掌握第九章相关知识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最大功率传递定律

教学难点

掌握最大功率传递定律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师板书、讲解为主。

作 业

基本题:9-199-21

扩展与思考题:9-189-209-26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2

星期:2

课次:18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阶段复习,第四次小测验。

教学目的

温故知新

教学重点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通过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出错习题讲解,达到巩固知识点,强化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

作 业

基本题:9-16

扩展与思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2

星期:5

课次:19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1互感45分钟

1.耦合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图10-1)(了解)

2.术语和概念介绍:互感(了解)、耦合因数(掌握)

3.同名端概念及判定方法(掌握)

§10-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45分钟

耦合电感的磁通链方程(了解),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掌握),相量法分析耦合电路(理解)

教学目的

1.掌握耦合电感的同名端;

2.正确理解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参考方向与同名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确定同名端,下确列写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式;

教学难点

互感电压正负号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师板书、讲解为主;

2.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耦合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3.给出同名端定义,通过例子反复练习列写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作 业

基本题:10-110-2

扩展与思考题:10-3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3

星期:2

课次:20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复习巩固: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了解)

综合提高:互感电压的等效受控源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理解)去耦等效变换(了解)

教学目的

1.理解耦合线圈、互感耦合电感、耦合系数概念;

2.掌握用同名端及耦合电感伏安关系的确定。

教学重点

1.同名端及耦合电感伏安关系的确定;

2.含有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

教学难点

1.同名端及耦合电感伏安关系的确定;

2.去耦等效。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师板书、讲解为主。

作 业

基本题:10-610-13

扩展与思考题:10-14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3

星期:5

课次:21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4变压器原理25分钟

变压器初步概念(了解)、原理(了解)空心变压器的构造特征(了解)、电气特征,电路模型(掌握),输入和反映阻抗(了解)空心变压器在工程上的应用(了解)

§10-5理想变压器 65分钟

1.理想变压器的特点(掌握)

2.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

3.理想变压器的应用(了解)

4.含有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理解)

部分随堂测验五。

教学目的

1.理解变压器的作用;

2.能通过去耦等效的方法分析含耦电感的电路。

教学重点

理想变压器的特征方程。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师板书、讲解为主;

2.复习去耦等效,能通过去耦等效的方法分析含耦电感的电路;

3.对比学习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

作 业

基本题:10-16

扩展与思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4

星期:2

课次:22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1.动态电路            

动态电路的概念和特点(理解)

2.什么叫一阶电路

   定义并举例:电视机、空调开机过程(理解)

3.本章研究的问题(了解)

4.换路定则(掌握)

 换路,过渡过程,状态转换,初始状态、暂态、稳态,换路定则。

应用举例:汽车自动点火电路  

教学目的

1.深刻理解下列概念:动态电路,过渡过程,状态、初始状态,换路定则,固有频率,时间常数

2.掌握其分析方法,建立各类动态电路状态变化的分析思维模式。

教学重点

1.动态电路及其分析中的各种基本概念

2.换路定则的应用及电路初始值的求解;

3.暂态和稳态以及时间常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电感、电容的元件特性建立动态电路方程

2.电路中几个开关前后动作或一个开关多次动作是时间变量和初值的确定。

教学方法及手段

1.采用生活实例引入,生动形象讲解稳态和暂态,强调换路重要性;

2.通过电容、电感元件储能特性,引出换路定则。

作 业

基本题:7-17-3

扩展与思考题:7-2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4

星期:5

课次:23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5分钟

 概念,公式,初始状态及稳态的特点(掌握),时间常数物理意义(掌握)  

综合提高:公式推导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7-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0分钟

§7-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0分钟

 1.全响应:电路中含有独立源,且在换路的时刻储能元件的储能不为零的响应过程叫全响应;完全响应过渡过程及表达式的形式(了解)  

   2.用叠加定理求全响应的分析(了解)

   3.综合提高: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曲线特征介绍;(了解)

4.解题训练,RC和RL电路的分析计算示例(掌握)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掌握)35分钟

1.三要素的构成;一阶电路三要素公式;

前提:① 一阶电路 ② 直流激励

2.时间常数求法的总结,戴维南电阻的计算;

3.解题训练。    

      应用举例:测速电路;闪光灯电路。

教学目的

掌握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时间常数,暂态分量稳态分量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1.时间常数的意义;2.掌握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教学难点

1.全响应和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2.三要素法中y(0+)初始值求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

1.直接给出三要素公式;

2.讲明各参数意义和求解方法;

3.由浅入深举例应用三要素法求解电路。

作 业

基本题:7-47-57-107-11

扩展与思考题:7-77-12,,7-137-18华南理工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5

星期:2

课次:24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一阶电路习题课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5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二阶电路的概念,二阶电路阶跃响应的特点,如何列写方程(了解)

综合提高:二阶电路方程的建立;

全体小测验六。

教学目的

1.掌握二阶电路,固有频率要概念;

2.了解二阶电路的概念和方程的确定。

教学重点

二阶电路,固有频率要概念二阶RLC串联电路方程的建立。

教学难点

二阶暂态电路时域解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

1.复习一阶电路概念,特点,对比板书讲解二阶电路;

2.强调二阶电路特点,通过讲解考研试题加强理解培养解题能力。

作 业

基本题:7-22

扩展与思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5

星期:5

课次:25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1-1网络函数25分钟

1.原因(了解)

2.特点(了解)

3.网络函数定义、实质、种类、频率特性(理解)

§11-2 RLC串联谐振40分钟

1.谐振定义(掌握);2.基本特点(掌握);3.分类(了解)

§11-3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20分钟

RLC串联谐振(理解),频率特性和谐振曲线(了解),串联谐振频率(了解),特征阻抗(掌握),品质因数(掌握),谐振时的能量(掌握),串联谐振工程应用示例(了解)

综合提高:§11-4并联谐振电路;

应用举例:电子音乐信号的合成  

            双音多频电话音调合成

            低音音调控制电路

教学目的

1.理解正弦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

2.了解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教学重点

谐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

通频带和选择性。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师板书、讲解为主。

作 业

基本题:适应性练习11-311-5;提高题:11-611-15

扩展与思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6

星期:2

课次:26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谐振应用(了解)

综合提高:选择性和通频带(了解)

教学目的

了解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教学重点

基本知识点、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师板书、讲解为主。

作 业

基本题:11-111-211-4

提高题:11-711-811-11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7

星期:2

课次:27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12-1三相电路25分钟

三相电源的产生和应用(了解)三相电源的特点(掌握)

§12-2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关系20分钟

三相电源的星角连接,相电压,线电压(理解)

§12-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45分钟

三相负载的星角连接(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掌握)

基本:星形与星形、星形与三角形连接电路分析

综合提高:三角形与三角形连接电路分析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三相电路的介绍与分析,使学生建立起三相电的整体概貌;

2.掌握三相电源的特点和连接关系。

教学重点

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

星角变换及电压电流关系。

教学方法及手段

复杂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三相电路等以自学为主概念介绍与解题相结合,重在解题方法训练。(理论和解题介绍0.45:0.55)

作 业

基本题:适应性练习

扩展与思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电 路》(A

执行大纲:2014版         教材:电路—邱关源

2015-2016  秋季学期授课教师:于海霞

授课班级

15级电路A

周次:18

星期:2

课次:28

章节、内容摘要及要求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复习引入: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综合提高:§12-5 三相电路的功率

三相电路的功率(理解),应用——三相供电电路(理解)三相不平衡的概念(了解)

总复习、部分随堂测验七。

全书知识点梳理,习题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对三相电的对称分析,能计算其功率;

2.掌握星角变换及电压电流关系,具有一定的三相电路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全书知识点梳理,习题练习;

2.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掌握三相电路功率计算和测量。

教学难点

星形电源与星形负载连接分析。

教学方法及手段

对比讲解复杂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作 业

基本题:适应性练习

扩展与思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教学实践积累


应用实例汇总表

1

手电筒电路、无线电发送装置

2

电功率、电流和电压计算应用:电视显像管中的电子束

3

汽车散热风扇电路、直流电桥电路测电阻

4

含独立源网络的等效应用举例:直流电机和蓄电池

5

含受控源(无独立源)电路的等效

应用举例:简单介绍三极管等效,放大电路等效

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应用举例:音频放大器

7

电容元件介绍应用举例:波形变换、计数器(计算脉冲数目)

8

电容电感的串并联应用举例:触摸控制开关(电梯控制和台灯控制)

9

一阶电路定义并举例:电视机、空调开机过程

10

换路定则  应用举例:汽车自动点火电路

11

一阶电路分析应用举例:测速电路;闪光灯电路。

12

阻抗与导纳的相量模型  应用举例:可调移相器

13

正弦稳态分析    应用举例:RC振荡器

14

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应用举例:水电站

15

谐振应用举例:电子音乐信号的合成

              双音多频电话音调合成

              低音音调控制电路

关闭窗口
 
新浪 腾讯 百度 谷歌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中国知网 电子发烧友 电子百度贴吧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版权所有